〔自由時報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國際商仲業者瑞普萊坊發布的二○一四年全球《財富報告》,台北市豪宅每淨坪價格高達約新台幣二六一.七八萬元,是全球第六高、亞洲第三高的城市;在台北市砸下一百萬美元僅能買到十一.四六淨坪的豪宅。

根據這項調查,全球超過八十個城市,一百萬美元能夠買到的豪宅面積,最高價前四名均不到十坪,其中以摩納哥能買的面積最小,僅約十五平方公尺(約四.五三坪),換算每淨坪價格達新台幣六六○.七九萬元。

第二高是香港,一百萬美元僅能買到豪宅面積約六.二三坪,換算每淨坪四八一.五四萬元;第三名倫敦,一百萬美元只能買約七.六二坪,每淨坪三九三.七萬元。

將這份調查對照今年初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發布的去年第三季「國際房價負擔能力調查」,發現豪宅價格第二高的香港,去年第三季房價所得比是全球第一高;豪宅價格第三高的倫敦是全球第十一高。但豪宅價格名列第六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卻是全球第二高,顯見台灣薪資倒退、造成家戶可支配所得縮水,是拉大房價所得比的主因之一。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王玉樹╱新聞分析】

「雙張會」連手打房,祭出五大共識,一句「玩真的」強調官員的決心,向投機客宣戰,要「房價2年內降3成」,但檢視五大藥方,不但無法治本,也無法治標,一戶逾億的「帝寶」以房屋評訂現值估只有700萬,即使非自住房屋稅拉高3倍,90萬稅額,對富商鉅賈來說,根本不痛不癢。唯有通盤檢討不動產稅制,實價課稅,降低非自用住宅貸款成數,才是正辦。

學者一句某官員會打房,母豬會上樹,道盡了升斗小民,對無能政府打房25餘載,房價卻只漲不降的心酸。

25年前,無住屋組織發起「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活動,當時有4、5萬人上街,時任總統的李登輝宣布推出6萬元國宅,要平抑房價,最終因地段不佳宣告失敗。

4年前,無殼蝸牛再起,發動抗議高房價聯署活動,要求居住權利,隨後政府推出「實價登錄」與「豪宅稅」,但去年第4季台北房價所得比仍創下15.01倍的世界第一高水準。

雙張會開會當日,無殼蝸牛再集結,揚言8月再上街頭,發起第3次抗議,要求不動產稅制全面改革,就是對政府打房政策,一直處於隔靴搔癢的情況看不下去,甚至有學者揚言,「政府無能,就聽我們的」。

簡言之,台灣不缺房子,但房子被少數人把持住。加上利率長期偏低,游資氾濫,房屋持有稅率又偏低,因此怎麼打房價始終下不來。雖然後來政府也想推出合宜住宅,靠平價住宅抑制房價,但雷聲大雨點小,目前也只有新北市的林口A7案和浮洲合宜宅2處,功效不大。

換言之,如果政府想真正一勞永逸解決高房價問題,絕不是靠單一調高房屋稅可以解決,須整個不動產稅基重新調整、調整非自用住宅貸款利率與成數等,「協同作戰」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陳宥臻、唐玉麟╱台北報導】

政府祭「囤房條款」打房,甚至希望透過打房將資金引入股市,新制尚未出門,便被學界看衰。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指出,除非房屋能實價課稅,才能真的正中要害。金融研訓院長鄭貞茂強調,政府管控房地產做法要謹慎一點,避免重蹈證所稅事件覆轍,屆時房市資金不是跑到股市,而是跑到國外。

研究房市多年的花敬群說,將非自用宅房屋稅稅率從1.2%提高到3.6%,但稅基仍低,即房屋評定現值仍低於實際價格,根本課不了太多稅。

例如,仁愛路「宏盛帝寶」豪宅實價成交每戶都破億元,財政部去年公布的評定現值1戶只有700萬元。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表示,政府調高房屋稅率效果不大。以台北市為例,房屋稅與地價稅的課稅比例大約是3:7,房屋稅率占比不高,所以即使稅率提高,對房價影響也不會太大,很明顯是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囤屋條款最大的問題是,蛋白區可能因此釋出房屋,增加供給量,但精華區可能將此成本加在房價上,形成更大的居住不正義。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房屋稅分為住家用、營業用和非住非營,囤屋條款是從住家用中區分出來。

曾敬德說,據台北市稅捐機關資料顯示,北市符合住家用定義的戶數共約78萬戶,1年所繳的房屋稅約新台幣38.5億元,稅率為1.2%。以平均水準換算,住家用的住宅平均每戶每年所繳房屋稅約4929元,不到5000元;推算調高非自用宅房屋稅若適用最高稅率,約達1萬5000元。而豪宅林立的信義區,平均房屋稅近4萬元,非自用住宅房屋稅調高稅率3倍,等於房屋稅將漲為12萬元。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盧金足、陳世宗╱台中報導】

房價高漲,年輕根本無力買房!23日在市議會中,引起市議員陳淑華等人痛批,年輕人連購屋頭期款都繳不起,市長胡志強說,市府推出「只租不售─幸福好宅」,在豐原區安康段、大里區光正段2處興建;完工後租金打7到5折,預定106年啟用。

「喜歡嗎?爸爸買給您!」陳淑華說,現代的孩子很可憐!市長給年青市民又是什麼?江宜樺、郝龍斌都公開表示,他們的孩子,買不起房子!同樣請教胡市長?你的孩子呢?買不買得起?

胡志強回答說,他的孩子都在工作了,應該也買不起。陳淑華指出,胡市長去年申報贈與給小孩財產,相較於江、郝光明磊落多了,「官二代」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買房。

賴佳微表示,目前年輕人買屋要靠父母親,頭期款須靠父母繳!孩子繳得起貸款,父母就偷笑,這一代的悲哀。市長給青年政策可執行嗎?全是騙他們的選票,創業及養活、養房都很困難!

胡志強指出,市府規畫「幸福好宅-豐原區安康段」,第1期總工程款6億3000多萬元,分供一般戶、經濟補貼或階段照顧戶與弱勢戶申請;新婚夫妻也接受申請對象,減輕市民居住負擔。

「幸福好宅-大里區光正段」,土地面積3.2公頃,已獲納中央「社會住宅中長期推動方案」辦理;103年進行委託規畫,預定104年編列預算,以有償撥用國有土地及開發作業。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唐筱恬、陳文信╱台北報導】

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自信喊出「2年讓房市消風」豪語,但財政部長張盛和(見圖,劉宗龍攝)認為不宜躁進,問題不在房價,「即使掉2或3成,年輕人也一樣買不起!」解決年輕人住的問題,可效法瑞士或德國蓋「只租不售」的青年住宅,讓年輕人有房子住。

內政部長陳威仁昨備詢也強調,政府目前將「每人有適當房子居住」列為優先目標,將以興建社會、青年住宅,以補貼租金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居住的地方,還要照顧沒辦法買得起房的弱勢族群。重點是「住者適其屋」,每個人有適當的房子居住,而不是每個人都擁有自己房子。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張盛和拋「只租不買」想法。我國房屋持有率太高了,像瑞士僅約20%、德國約30%或40%,年輕人房子都是用租的。

張金鶚喊出「2年讓房市消風」,張盛和認為,若要房價在2年內降下來,必須把所有工具用盡是「硬著陸」,對金融業就是災難。銀行只做過房價跌2成的測試,所以若一下子跌3成是災難,銀行、金管會都要開始備戰,應採用比較緩和的作法。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