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Yahoo!奇摩房地產專訪】
寫真女星羽庭時常主持晚會、上電視節目、為更生人打氣演出,也是電視劇常客。別看她個性大剌剌,理財頭腦更是一等一,投資股票和基金都有獲利,之前投資10萬在金磚四國基金,半年就賺了3萬。去年她在台北市中山區以1100萬元價格購買了一間17坪大,實坪10.5坪的三米六套房,現在她和媽媽脫離租屋人生,開心住在自有小豪宅裡,精明幹練的性格讓同齡女生暗自佩服。

孝女購屋 不忘老媽
孝順的羽庭過去和媽媽在三重租屋,一向搭乘大眾捷運的兩母女,不習慣要一再轉車,羽庭把所有股票、基金變現,再加上存摺,咬牙買下這間小豪宅,步行到中山國小捷運站只要五分鐘,用不到的車位則出租補貼房貸。羽庭說:「我買房子的先決條件是,一定要有足夠空間和媽媽一起住,兩人做伴,彼此照顧。」三米六,只有10.5坪的空間裡,規劃了羽庭的房間、媽媽的和式風格房間,以及一樓羽庭用來練習古箏的房間。

視覺開闊 小並不擁擠
客廳和另一房間相連,整個視覺聯貫,使得心理空間感更寬敞。想不到客廳放了三人沙發之後,即使四人在此走動,也不感到擁擠。甚至還能從容擺上一兼做書桌的二人餐桌,平常羽庭在這吃飯、開電腦上網,累了就往沙發上一躺,舒服到不想起身。在這小空間,超會利用空間的羽庭還擺上一個迷你梳妝台,每天在這邊攬鏡自照,好整以暇打扮一下,再美美出門。

浴室乾溼分離 還可以和阿娜答洗鴛鴦浴
別以為小小豪宅就一定搭配小浴室,走進浴室一看,乾濕分離,可兼做化妝台的洗手台。就算母女倆一個洗澡、一個上廁所,也不感到逼仄。哪天馬麻不在家,和阿娜達來洗個鴛鴦浴也不賴。錢一定花在刀口上的羽庭在浴室外窗戶加裝凸窗,隨身衣物手洗之後立刻在此晾曬,吸收日月精華,非常方便。

因為高度不夠,往二樓的樓梯到房間的入口處,巧妙做足人可以直立的高度,床的位置大約一米二,放上雙人床之後,並無像睡上層床鋪有壓迫感。羽庭的房間甚至有兩個衣櫃,可以放四百多件衣服。媽媽的榻榻米睡四個人綽綽有餘。由於小豪宅位於八樓,三面採光無暗房,羽庭買到這房子可以說是撿到寶。

省電一姐 衣服只曬不烘
一買到這房子,羽庭就把所有壁紙更新,並加裝幾組鋁凸窗,好方便曬衣服。
因為房子不大,動線設計流暢,只需要加裝一組分離式冷氣就足夠。安置在小小廚房流理台下的洗脫烘洗衣機,幾乎用不到烘這項功能。羽庭說:「衣服拿到窗外曬就好,樓層高通風好的關係,冷氣很少開。我上個月的電費單只有六百多元,夏天時也不過一千出頭。」真的是省電一姐。

窗外可看飛機起落 視野超獨特
位在一樓的房間高度超過兩米,身高161公分的羽庭在這裡做跳躍動作也ok。這間房間原本設計做單人房,做了一固定的木床,但羽庭在這裡放上古箏,閒暇時給她古色古香彈奏一曲。不過,她說她才學兩個月,初識宮商角徵羽。還好房子隔音相當好,不然就她自己在那邊詩情畫意,卻搞得鄰居叫救命。窗戶面對農安街,往外可一覽松山機場的飛機起落,不用吵著要男友帶去濱江看飛機。雖在城市,也能有「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感覺。每當心情不好,羽庭就在這裡賞風景想心事。小花園是沒有,但小情趣也很林黛玉了。

在古箏旁有一展示櫃,放著羽庭從各地搜括來,不是,從各地蒐集購買的小洋酒。雖然不喝酒,但看著小酒瓶,「酒不醉人人自醉,樂活城市我體會」,也是羽庭的生活樂趣。她說:「住在這裡,只要一進門,就不想出門,因為真的太舒適了。」一旁的媽媽也連聲附和。但不久,兩人沒大沒小開始互相「起底」,「媽媽最那個了,每次洗好澡就光溜溜跑出來。」媽媽也說:「你還不是一樣!」兩人相處像姊妹,媽媽透露,習慣把房子整理得乾乾淨淨的羽庭,曾經為了她滅蚊燈沒收好,跟她不高興了整整一星期。

為愛巢取名「罌粟部屋」 酖癮不可自拔
就因為這個家超舒服,羽庭為她命名「罌粟部屋」,取其如罌粟提煉後令人酖癮不可自拔的意思。不過,自從加入演藝圈,尚未完成大學學業的羽庭很想回南部復學。如果減少演出,擔心房貸難以負擔,因此考慮出售。只享受一年的「罌粟時光」,羽庭說雖然有點可惜,實在捨不得,但經過這次購屋經驗,她得知心目中的理想住屋樣貌,「到此一遊」已經值回票價。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文章標籤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0  
【文/住展房屋網】
近二年,國有土地停止了出售,轉賣「地上權」,據市場統計,二○一三年全台政府公部門、公營事業為活化閒置資產,對外招標地上權,權利金底價至少超過二千億元……

近來可說是地上權的「高潮年」,但投資地上權的機會和風險何在?以下四點不能不知:

1 投資地上權住宅會稅重利輕

什麼是地上權?就是土地的長期使用權!要使用權做什麼?就都市土地而言,就是用來蓋房屋─不論房屋是用來做住宅使用或是商業使用!因此,要付出什麼代價?以及可以獲得什麼好處?就是投資人必須了解的事情。

首先,就土地部分觀察,「土地」由於在取得時就已經付出過一次使用費(出讓金),所以在使用年限內,應該不必再支付任何的使用費!這點在大陸規定的十分清楚,可是在台灣卻仍然觀念混亂,所以除了使用費(出讓金),仍然被要求每年要支付土地租金(通常是公告地價的百分之五至十),這就是一種典型的重複課稅。就像目前土地稅制中「地價稅」和「土地增值稅」,也是典型的重複課稅,也就是因為重複課稅,所以「土地增值稅」的稅率,才不得不愈來愈輕。

重複課稅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呢?當已經支付過一次性的使用費(出讓金)後,每年還要被課取土地使用費(土地租金),就會成為使用者的沉重負擔,尤其是以台灣現行規定,這種使用費每年還會不斷地調高,自然會成為使用者愈來愈沉重的負擔。

每年調高的土地租金,必然會產生二種結果:一種是轉嫁到房價上,成為房價飆升的推手!政府一方面抱怨房價高漲,採取各種打房措施,另一方面卻不斷地透過調高「公告地價」的方法,不但重複收取土地租金,還推動房價上揚,這是典型「得了便宜又賣乖的作法」。

另一種結果是如果無法轉嫁到房價上,就會成為房屋使用者必須自行吸收的負擔!在理論上,必然會對土地利用不利。因此,對於購買地上權住宅的人而言,在購屋時已經繳付了很大一筆購屋款,然後每年還要繳付土地使用費,卻又無法享受「土地增值」的利益,於是必然會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年年需增加負擔

許多人常常抱怨為什麼社會上有「貧者愈貧」的現象?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原因,因為會購買地上權住宅的人,通常就是希望能用便宜一點的房價購屋居住的人,一般而言,就是經濟弱勢者,他們好不容易買到房屋居住後,每年還要支付土地租金,必然會使他們可支配的所得逐年減少!

另一方面,因為所購買的又是只有使用權的「地上權住宅」,這些每年都必須多支出的土地租金,又無法在房屋出售的時候取回,所以自然會成為真正的「屋奴」─只有每年增加的負擔卻沒有未來的收益!等到土地使用期限一到,就什麼都沒有了─不但錢沒有了,連房屋也沒有了,怎麼能夠脫離「貧者愈貧」的輪迴呢?

這種為了貪圖房價便宜而購買「地上權住宅」的人,最後必然會走到一無所有的困境,這是所有投資人要特別注意的現象!而事實上,他們所購買的房價也不會太便宜,通常也在市價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最近政府在大力取締「工業住宅」、「農舍住宅」,其實都是在提醒購屋者,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房價的便宜,而讓自己陷入「貧者愈貧」的輪迴裡。

購買者愈來愈窮

其次,就房屋部分觀察,「地上權住宅」的房屋部分是否應課稅?目前台灣的情況是全部要課徵「房屋稅」!在理論上,蓋房屋的每一毛錢都不是政府所出,房屋蓋好後,政府卻依房屋價值課稅,而且房屋蓋得愈好,價值愈高,課的稅愈重,這種作法事實上缺乏任何的理論基礎。

不但如此,反而會驅使人們去興建造價較低與區位較差的房屋(向郊區炒房),這就是一種更加嚴重的資源誤用與誤導,人民的居住品質當然會每下愈況。

就住宅而言,尤其是地上權住宅是否應課房屋稅?則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政府一方面說居住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主張自有住宅應該輕稅;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地利用調高「房屋評定現值」的方法,增加人民房屋稅負擔,這又是一種典型的兩面手法。

以大陸為例,地上權住宅,不但不課土地租金,同時也不課徵房屋稅,這似乎才是照顧老百姓居住需求的真正方向。近二年為了打擊房屋投機,大陸才在上海和重慶嘗試性的開始徵收「房產稅」,即使如此,其所課徵的對象也是有限制的,例如是對一定坪數以上或是第二戶以上的房屋才課徵。

對購屋者而言,每年重複課徵的土地租金和房屋稅,都是會使購買地上權住宅成為導致自己和家人「貧者愈貧」的重要原因。

2 投資地上權商業會空忙一場

隨著市場景氣,有些商業不動產的價格大幅飆高,所以水漲船高,許多「商業用地」的地上權項目,也訂出極高的出讓價格(底價)拿到市場上標售,吸引許多上市公司和保險公司紛紛加入戰局,以高價標地,希望能獲得利益,他們能得償所願嗎?

商業不動產的經營風險是非常大的,而且回收期非常長,因此,除非是擁有「所有權」,否則非常難以獲利!最好的例子是台北101大樓,雖然有五十年的地上權,可是光是興建和賠錢階段,就用掉了十多年,近二年開始賺錢了,但要將投入的本錢全部賺回(包括還掉貸款),至少又要十多年!本錢拿回後,如要賺一個本,大約又要十年…就投資者的角度,賺一個本大約要花四十年的時間(年投資報酬率只有百分之二‧五),可見獲利之難!這還是拜政府開放兩岸觀光所創造的大餅,才會出現的難得機會,如果未開放,目前可能還在賠錢。

以台北101大樓如此好的區位,如此知名的商業建築,仍然經營得如此辛苦,要靠地上權商業不動產獲利的困難度可見一斑。對照的例子是曾經有同樣機會的「士林夜市」,不到二年,風光情況已經退潮,店商生意已經愈來愈差,更加凸顯了商業不動產的風險性!

商業地利益轉手

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大型公司仍然願意參與商業地產地上權的標案呢?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將利益轉手,例如一個大型的商業開發案,由於其規劃、工程和開辦費用都是極高的,於是有些企業就以大眾出錢的公司標案,標到後再發包給主事者自己所擁有的規劃、工程或顧問公司承包。因此,不論大眾公司賺錢與否,私有公司都可以先賺到承包的錢(類似高鐵模式)。

興建完成後的經營管理也有類似的機會,利用大眾出錢的公司持有,然後將其經營管理包給主事者自己擁有的管理公司經營,則不論大眾公司賺錢與否,私有公司卻已可有穩定收入立於不敗。台灣有許多Reits的發行公司,即有類似的影子,這些都是典型「以私利吃公利」、「以小利冒大損」的例子。

這種明知參與商業地產地上權標購並無法獲得好的投資利潤,卻因可以搬運利益的思維,是台灣商業地產地上權在短期內仍然可以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相對於大陸,就務實的多,大陸的所有土地都只有使用權,所以所有土地的標售都是地上權標售,也因此他們對於地上權標售的經驗是豐富的。在大陸,他們充分知道商業地產一方面需要長期經營而且獲利困難;另一方面又是提昇居民生活品質和改善市容的重要設施!所以政府知道必須主動吸引企業參與興建與經營。因此,一般來說,他們商業地產的出讓價格通常是低的,有的還甚至不要錢,為了吸引企業興建商業設施,政府有時還要補貼一些好的住宅用地以補償開發商的投資「損失」。

以這個角度觀察,台灣的政府以為商業用地是「寶」,不斷地調高其地上權出讓價格,拉高門檻,只為提供少數企業有移轉大眾利益的機會;而大陸政府則認為商業用地是「草」,不斷地調低其地上權出讓價格,吸引多數企業參與,以達快速改善市容、提昇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兩相比較,誰是真正為公共利益?誰是在炒作土地價格?誰是在引誘搬運?高下立判!因此,兩岸商業地產地上權未來發展的成敗也已經非常清楚了。

目前最好的例子是「旅館」,兩岸交流頻繁後,台灣的觀光市場大幅成長,於是乎旅館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住宅用地」也有人蓋旅館,「辦公大樓」也有人改做旅館,「工業用地」也有人蓋旅館,連「非都市土地」都有人蓋旅館,但誰會真正獲利呢?

地主是獲利方

商業地產的經營是長久的,利潤是不高的,所以就投資的角度而言,長期而辛苦經營的獲利機會只有二種:一是「取得」極低的土地使用成本,二是「持有」土地!

所以,當某一種商業地產出現了市場機會,大家都紛紛跳入的時候,如果無法能取得極低的土地使用成本(例如目前炒得最熱的渡假村違法使用,其獲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規避環評,使能降低土地使用成本),最終得利的一定是「地主」,而非「地上權」的持有人!

政府如果只看到了商業地產地上權的短利,卻無視於大害,不斷地調高標售底價,鼓勵企業鋌而走險,未來代價必然會由全民共同承擔。

3 投資地上權公設能地利共享

從美援開始,台灣都市計劃的發展已經有五、六十年了,但不幸的是,仍然停留在「紙上談兵」的水準,都市計畫圖上的許多「公共設施」用地,一劃數十年,仍擺在那,任其荒蕪,據內政部統計,全國現有二萬五千公頃公設保留地,尚未徵收。

最好的例子是「學校」,台灣由於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各級學校都出現了供過於求的情況,所以未來各都市中的「學校用地」要如何處理呢?是變更使用?還是要解編還給老百姓呢?將這些公共設施用地以地上權的方式標租後開發,應該是最妥善的方法,但價格要訂多少?會有人來標嗎?

相信所有的人都清楚,價格訂高是不會有人來標的,所以不但價格要低,可能還要提供優惠政策,才會有人標。但這才是運用地上權標售這種工具的正確方向!

而在台灣的各縣市中,在財政困難、唯利是圖的氛圍下,有可能這樣做嗎?當然不會!那麼會損失什麼呢?除了那塊土地繼續會被低度利用外,有理想和有能力的使用者,例如很會辦雙語國小、會辦特殊教育,甚至會辦各種補習班的人,就不能有機會將「學校用地」做出品質最好、環境最佳的教育商品!都市計劃推動五、六十年了,台灣人仍然只能遠遠地羨慕美國學校和日僑學校的學習環境,而將我們所擁有的那麼多「學校用地」丟棄在那裡,任其荒蕪。

如何地利共享

如果希望「地盡其利」和「地利共享」,就要讓有理想、有專業的團體或企業能有便宜取得土地的機會,他們的理想和專業才能有發揮的場地,社會大眾才能得到好的服務,企業的競爭力才能得以提昇!但事實卻剛好相反,最近內政部又只為稅收考量,計畫將公設用地解編,犧牲公益,圖利地主,這種只為追求近利,卻忽略了地上權標售是真正能夠達成「地盡其利,地利共享」建國理想工具的事實,是十分可惜的。

最近全國各地有許多中小學,招生已嚴重不足,原有校區和校舍也有嚴重過剩的情況,正是可以利用地上權標售活化土地資源、提昇人民福利和提昇企業競爭力的時機,可是僵化的思維、外行的經驗,和唯利是圖的眼光,當然會再一次浪費了珍貴的土地資源和良好的活化工具。

在大陸,不只高級旅館、學校、公園、防空洞,甚至政府辦公大樓,只要是能改善市容、服務人民,政府幾乎都可以極低的出讓價格和極佳的條件「招商引資」,只要有好的品牌、好的經驗、好的團隊,他們就會提供土地,因為只有正確的團隊投入之後,人民福利才會提高、經濟活動才會暢旺、都市市容才會改善,政府的稅收也才會長期增加,這種能夠實現地利共享的最佳工具就是地上權的標售!

因為地上權不論是四十年或是七十年,終有時間到的一天,當時間到了後,政府可以連本帶利的一次取回,這才是長遠的眼光,才是大格局,而「讓利」而非「斂財」才是正確方法!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文章標籤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昨天央行公佈五月房貸及土建融餘額,前者再創歷史新高,後者也續增。不過有報導引述細部資料指出,土建融五月年增率為三年新低,代表房市上游業者轉趨保守。只不過內政部營建署同日公佈的Q1建照核發數恰好成為反証;實際數據超過2.9萬戶,較上季增加5.2%,與去年同季相比更大增超過32%。

由以上數據可知,今年以來房市買氣持續居高,因此建商仍繼續推案、請(建)照。至於土建融五月增幅趨緩,則是因為建商推案以預售屋為大宗,所以暫時無法在土建融顯現。再看Q1使照核發數量季減近四成,有關建商強攻預售市場的論述,也能得到若干證實。

今年初買氣升溫,幾乎可說大半是靠廣義投資行為撐起此點。而雖然後來經濟復甦情況不如預期,又有QE退場衝擊投資市場,但建商之所以仍強推預售屋搶市,最大關鍵還是現階段資金仍舊氾濫,況且短線操作者透過預售屋獲利,也不用擔心奢侈稅影響,只要口袋夠深,更不受房貸管制所限制。

事實上,根據住展企研室側面了解,雖然先前新北市投資熱區--新莊近期略降溫,但投資者只是轉移陣地,到淡海、下新莊、五股(洲子洋)或其他地區;三、四月後買氣也增溫的林口,也是桃園房價墊高太快,造成原本南下卡位的投資或自用購屋者回流所致。三重、蘆洲近期買氣持續穩定,在地自用兼投資客的貢獻度也相當大。

桃園方面,雖然感覺上投資降溫,但事實上相關行為還持續進行著。青埔來人雖降,但先前投資客卡位訂單都排到二、三順位,因此成交仍暫時無虞。八德部份情況也類似,甚至還有未公開就完銷的案例傳出;原因在於該案還沒取得建照就已在收訂,當時預約價格和現在競爭個案行情相比,有每坪1到2萬之落差,因此等於給了投資者相當可觀的轉賣套利空間。

類似上述案例,其實不斷地在同區,或其他有題材可期的區域上演,當然也說明了,房市投資比重仍高。至於央行的解讀,雖不能說是以偏概全,畢竟房貸餘額其實很難概括、顯現所有投資行為,但恐怕和日前馬英九指稱,奢侈稅有效的言論一樣,也是「自我感覺良好」吧?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文章標籤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  
【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近日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警語,指大台北老舊建築過多,無法承受大地震侵襲,因而提出「防災型都更」概念,範圍涵括地震斷層帶、耐震係數低、易淹水、環境簡窳、有公共安全問題等房子,並將選定試辦區先行試辦。雖然乍聽之下頗有憂國憂民之道理,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住展雜誌企研室推測,「防災型都更」的本質,就是給予獎勵容積,來鼓勵民眾拆除舊建物並興建新建物,骨子裡玩的跟現行都市更新完全一樣,惟名詞不同罷了。從優點上來說,勉強可算是另闢蹊徑,為現行停滯的都更再開一條新路;但令人?惑的是,都更就是都更嘛,何必再搞一個「防災型都更」?

 

我們可以更肯定的說,「防災型都更」徹頭徹尾是一個法令疊床架屋的舉動,因為其內容現在不是沒有,癥結在於根本推不動!舉例來說,全國各地都存在不少海砂屋與輻射屋,普羅大眾與居民都知道這類房子結構不安全,有害健康且不耐震,但內政部有無徹底解決?有無督促地方政府處理?

 

別的縣市不說,光是首善之都內的海砂屋都更就寸步難行,拆除重建者屈指可數,多的是放任不管、消極罰款了事。北市海砂屋都更重建窒礙難行,其他縣市政府一樣難以推動,而內政部豈不知問題之所在?

 

說穿了,答案就是屋主不願配合,而政府缺乏魄力、沒有承擔的勇氣,所以遇到民粹就退縮。住展雜誌企研室強調,如果屋主願意配合而政府具備執行力,那麼現行都更條例就足以應付;如果屋主千百個不願意,而政府態度消極,即使擬定千百條法令都無濟於事。

 

那麼,內政部長李鴻源真有能力推動「防災型都更」嗎?這點實令人充滿懷疑。首先在李鴻源拋出地震警示說後,指大台北有數個地方是「土壤液化潛值區」;但諷刺的是,李鴻源竟說「我們都知道(土壤液化潛值區),但不能公布」。

 

李鴻源不願公布「土壤液化潛值區」,理由是不願引起民眾恐慌,但這真是一個官員應有的擔當嗎?事實上,他怕的公布之後影響房價,遭到民眾反彈,因為前台北市工務局長李咸亨就是前車之鑑。從這點看來,李鴻源似乎還停留在學者時代;因為學者只要作研究、發布報告,而毋須承擔政治責任。

 

再者,李鴻源既不願公布「土壤液化潛值區」在何處,又說會儘快與雙北市磋商,找出一個「試辦區」,這不是昭告天下,該處就是「土壤液化潛值區」嗎?而這個被默許公布的試辦區又何辜呢?總之,官員腦袋實令人費解。

 

當然,李鴻源的構想是立意良善,這點我們還是必須給予掌聲,但對於內政部在「都更」這一件事上的執行力,實令人不敢恭維,從士林「文林苑」更可以血淋淋揭露。

 

當時台北市在強拆「文林苑」反對戶王家透天厝之後,遭受輿論群起圍剿。北市代拆所依循的法令,就是內政部制定的都市更新條例,但李鴻源反倒隔山觀虎鬥,竟說北市代拆是「居住不正義的表象」、「有檢討的空間」。

 

難道是李鴻源忘了都市更新條例的強拆條款是內政部定出來的嗎?非也。因為更諷刺的是,李鴻源竟又說「都更法是已經公告的法律,都更必須依照此法執行」。

 

怪哉,李鴻源既批評北市代拆是「居住不正義的表象」,譏完台北市後又說都更必須依法執行,這種宛如「背叛」的言論當然引發北市不滿,結果是內政部完全置身事外,讓北市單打獨鬥。最後在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強烈要求下,都更條例修正案才改為法院代拆。

 

試問,內政部尚且不為自己所訂定的法律負責,反倒怪依法執行的地方政府,即使未來內政部再擬定出「防災都更」相關條例,又要地方政府如何信服與執行?住展雜誌企研室仍強調,在都更這件事上,政府需要的不要疊床架屋的法規,而是執行力;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淪於空談。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文章標籤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0  
傳統購屋人印象中的豪宅區,不外乎是大安、信義等區域,不過,實價資料卻很有意思的呈現出不一樣的風貌,打破過去市場認知…

想像不到豪宅客的選擇

實價公布迄今將近一年,天價豪宅成交案雖然不時傳出,但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不過在豪宅默默成交之際,統計內政部不動產實價查詢網資料後卻有相當值得玩味的發現,總價高於一億元的住宅產品大部份都集中在台北市,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但就區域成交量來看,卻是由台北市中山區以43筆獨占鰲頭,過去被認為是「天下第一區」的大安區,在億元宅成交量上僅有第一名中山區的一半,表現相對平淡。

會有如此讓人意外的結果,推究原因,主要是大直重劃區近來推出一系列的豪宅新案,相較於舊豪宅林立的大安區,更添了不少新意,不少預售案屢屢成功操作話題,寫下高價,也讓億元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過去認知的非豪宅區,而許多豪宅客戶認為新成屋或預售屋可以量身打造,更能符合自己需求,加上案量大,選擇多,自然帶動區域高總價住宅交易量。除了中山區,近來快速發展的內湖區,受惠於大直重劃區話題,也成為豪宅客的新寵,在億元宅的成交表現上,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現。

整體來說,近幾年吹遍台灣的豪宅風,除了與各大建商取得土地成本節節高升密不可分外,許多建築業者也嘗試透過打造優質豪宅,創造口碑,以作為提升品牌的方式,也因之,從2006年之後的數年間,台灣可說是陷入一片豪宅「瘋」中,不過,是自由市場開放競爭,在不斷競逐之中,豪宅之間的優勝劣敗在消費者心中自有其惦量。對豪宅客而言,買下一間豪宅不止是滿足住的需求,從保值、避稅等理財觀點,或是「千金買屋,萬金買鄰」的社會觀點,優質豪宅仍有其存在的需求與市場。

 

 

 

 

 

 

 

 

大管家房屋網|房市新聞

大管家屋網|完全免費刊登 出租頂讓專家

文章標籤

chrb22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